新笔趣阁 > 华娱:这个明星不讲规矩 > 第64章:陈祥6点半
夜间

华娱:这个明星不讲规矩

        

饭桌上的气氛渐渐热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铜锅里的菌汤翻滚着,蒸腾的热气模糊了众人之间的界限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江野刚夹起一筷子竹荪,球球就眼疾手快地把他面前的蘸水碗往跟前挪了挪,又拎起个陶土小壶,往杯里斟了些琥珀色的酒液,轻声说:“江导尝尝这个,杨林肥酒,我们本地人选菌子火锅时最爱搭的,带点甜丝丝的药香,解腻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江野端起杯子抿了口,酒液滑过喉咙时带着温润的回甘,忍不住点头:“比啤酒顺口,难怪配菌汤,这酒里是不是加了蜂蜜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是呢,”陈祥接话,“老辈人传下来的方子,加了十几种药材,以前是赶路的马帮带着暖身子的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确实不错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酒过三旬,还是陈祥先沉不住气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江导,这次前来,肯定不只是来尝尝我们这菌子火锅吧?”陈祥放下酒杯,目光落在江野脸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江野夹菜的手顿了顿,抬眼时笑意正好:“实不相瞒,我挺喜欢看短视频的,这么多团队中,你们是真能让人笑出声,而且还能带点温情的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陈祥接过话头:“瞎拍的,就是图个乐子。江导见多识广,觉得这玩意儿往后能有啥奔头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哪敢说见多识广。”江野摆了摆手,“不过我觉得有些东西是互通的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就像光现传媒那边,我有朋友最近在推‘短转长’计划,就是把好的短视频IP改成网大或者剧集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你们拍的那些邻里纠纷、职场糗事,攒攒就是现成的剧本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陈祥和闰土眼睛一亮,交换了个眼神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而且北电那边有几个老师,总说现在拍东西太飘,想找些更能落地的内容。你们要是想把镜头语言磨得再专业点,我帮你们搭个线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铜锅里的汤还在咕嘟响,白汽模糊了江野的表情,却掩不住话里的分量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陈祥端起酒杯,往江野那边倾了倾:“江导这话,说到我们心坎里了。我们确实想往前走一步,就是缺门路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门路都是人搭的。”江野跟他碰了下杯,“我拍王妃升职记的时候也没钱没门路,全靠朋友们的帮衬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想,我们以后也可以成为朋友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接下去又是闲聊,话说到这个份上,其实也就够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在座都是聪明人,天下又没有免费的午餐!


        

陈祥他们团队,也需要考虑的时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做买卖,从来不是赶着送上门的香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几人约好明天拍摄现场碰头,江野拒绝了球球帮忙安排房间的提议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能看到姑娘眼中想进步的光芒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其实他也不是很介意,但前提是知根知底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出门在外,安全第一!


        

娱乐圈这地方,水深得很,谁也说不准对方心里打的究竟是什么主意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反正他有孟姐,还有嘟嘟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实在不行,白鹭也不是不能将就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小田还太小了!


        

?????


        

江野赶紧把小田从自己脑海中甩出去,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会想到那丫头的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走出餐厅,江野没有立刻打车,而是沿着街巷慢慢踱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花城的夜风裹挟着花香,路边的梧桐树影婆娑,远处偶尔传来几声夜市摊贩的吆喝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抬头望了眼天空,这里的星星比燕京明亮得多,空气也清新了不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街角,几个年轻人正举着手机拍摄短视频,嘻嘻哈哈地重复着同一个动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江野驻足看了一会儿,嘴角不自觉扬起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陈祥团队的作用很大,并不是简单的投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个团队太成熟了,从编剧闰土的市井幽默,到妹大爷的戏剧功底,再到球球那种浑然天成的观众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们早就在无数次实战中磨出了一套高效的工作模式,根本不需要他再费心调教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更重要的是,他们的风格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搞笑中带点离谱无厘头,离谱中带着一丝温情,还有球球时不时展现出的擦边,简直是为网剧量身定做的!


        

或者说短剧!


        

他要快速打造自己的团队!


        

网剧历史最早可以追叙到1995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美國网络剧《地点》是世界上第一部网络剧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一群美國年轻人拍摄海滨生活,通过互联网平台首次实现系列剧集的连续更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其传播形态完全依赖网络,被视为网络剧的标志性特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我们国内,第一部网剧是2000年由长春邮电学院5名大学生制作的《原色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之前最火的,应该2005年胡戈的《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》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把陈大诗人给搞破防了!


        

但这其实算不上网剧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最早破圈的,是2008优库推出的《嘻哈四重奏》,2012年乐视推出的《东北往事》,还有搜弧大鹏的《屌丝男士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还有一部是叫兽的《万万没想到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一阶段网剧以情景喜剧和恶搞内容为主,整体仍被视为“low剧”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在2014年,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申境外影视剧审核标准,推动平台转向自制内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几大头部加大投入,全年上线网剧205部,播放量破百亿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被称为“中國网络自制剧元年”!


        

而接下去的2015年,更是网剧资本全面爆发的转折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因为BAT巨头强势入场!


        

企鹅会在9月成立企鹅影视,一次性拿下《鬼吹灯》系列8部小说版权,并宣布与侯洪亮等金牌制片人合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阿里同年完成对优库土豆的全资收购,将其纳入大文娱版图,优库即以两倍于卫视的价格买断《春风十里不如你》的网络版权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百度的爱奇一凭借《盗墓笔记》的成功巩固市场地位,并推出《心理罪》等大制作剧集,形成与优腾的竞争格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竞争也代表着机遇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只要有持续的爆款作品,他就能搭上平台这趟快速发展的列车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公司们在拼IP、拼特效,动辄几个亿的投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江野现在玩不起这个,但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短剧......


        

这是他破局的一个点!


        

他脑子里存着那么多短剧和改编素材,要是配上优秀成熟的团队,再加上北电的技术支持和光现传媒的渠道......


        

还有刚搭上线的企鹅平台!


        

成本低、周期短、见效快!


        

或许能快速打造一批网剧出来!


        

就算不成,这个投资他也是赚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要是成了,他起步的发展就会快很多!


        

时间,很关键!



华娱:这个明星不讲规矩》是作者:玉米小五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,扣人心弦的佳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