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> 我以灵宝铸长生 > 第二十三章 初闻飞剑
夜间

我以灵宝铸长生

        

夜凉如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月色在霞栖湖中碎成万千银箔,又随涟漪摇漾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应阐踏着这般景致,走过云中,回到甲字二十六院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才到院前,便闻院中有道清越的声线正夷愉啼啭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应阐推门而入,笑道:“仙子今日心情颇佳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道士!”彩雀儿欢鸣一声,飞落而下,叽叽喳喳说道:“今天我到玄明坛偷听讲课,感觉大有所获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好像马上就要开悟了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应阐闻言莞尔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彩雀儿说是偷听,其实也不尽然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应阐听课之时,就常常能见到一些精怪在外围观,可见院中道师讲课,并不忌讳精怪旁听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且彩雀儿热衷于此,也是因他之由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前段时间,应阐遇到了一次陈象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两人闲来谈起彩雀之事,陈象说道,他翻查了许多藏书,猜测彩雀儿可能并未‘成精’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须知道,遂古之初,道法未昌,就已有了精怪,有了妖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它们修行之时,人类可能也还处于蒙昧时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也正因此,早在人类懂得传承之前,它们就已学会了通过血脉,将自己掌握的智慧与能力延续下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许多兽类、禽类成精后,自然而然就能学会一些法术,便是这个缘由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彩雀儿又更特殊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它可能是一种天生聪颖且通人言的异兽,而非是因为感应、采集到了灵机灵气,从而渐渐蜕化,开智,才有了如此灵性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所以,它其实也并未领悟如何修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至于为什么,它这么聪颖,却学不会采日精月华,这就有许多原因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也许是那些精怪,没能清楚的传授予它,毕竟道院中的很多精怪,也不过是灵智初开,会人言的更是极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也有可能,它并不适合日精月华这等灵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也是很正常的,世上食瘴气、毒气,乃至死气、灾气的异兽凶兽都有不少,也许适合彩雀儿的灵机也极特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总之,妖类毕竟不同于人,谁也难以知道究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至于解决的办法,倒也不是没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一则,还是多多尝试,看看能否感应到适合的灵机、灵气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二则,服灵株灵草,或受高人点化而得道,这便不消说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三则,多多听道闻道,妖类的修行虽与人不同,但自道传大千以来,因听道闻道而开悟的精怪绝非少数,而且久受道法熏陶,日后若有机会化形成人,亦有可能走上道家正途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彩雀儿既然身在道院之中,多多听道闻道,定是错不了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因此这段时日,它比起应阐都要勤快得多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至于是不是真大有所获,那就难知晓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应阐道:“既然如此,我当准备为仙子贺喜了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彩雀儿哼哼一声:“这是自然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应阐见它扫去颓丧,又变回天真快乐的模样,又是莞尔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近来他也少有余暇,能与彩雀儿闲谈,机会难得,便多聊了几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没想月色稍斜,彩雀儿便催促道:“道士该作功课了吧,不要在这偷闲,平白耽搁修行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应阐闻言,不由哑然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彩雀儿却一本正经道:“我听人说,修道乃是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!道士可不能怠惰了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仙子说的是极。”应阐拱手笑道:“那小道就先回屋行功了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彩雀儿点了点头,便飞上了枝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应阐见状,也不再在院中驻足,入了屋舍,又把器道两书与灵应法纂的抄本收好,这才盘坐到榻上开始服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彩雀儿说的话,其实也确没有错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修行正是一条漫漫之路,唯有勤勉不断,才能愈行愈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应阐虽已炼开九窍,还得到了都考院的嘉许,但实际上,还算不上什么成就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因为玄窍开辟,不仅先易后难,而且随着法力增长,已开辟的玄窍,亦能温养得更加壮大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越是临近圆满,精进越是艰难,法力增长也愈显著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若是非把炼气一境,划分一个前中后期,那至少也要炼开一十八个玄窍,才算堪堪渡过前期,可以称作‘小成’,开辟超过三十个玄窍,才算接近后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因此应阐远未自满,每日无论多么繁忙,都绝不会忘了吐纳修行,积蓄法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月落日升,一夜无话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因为在云笈阁中,呆了一日一夜,应阐炼气之后,多花了两个时辰养神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待睁眼时,窗隙已经透入晨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应阐推开屋门,便见李玄英已在院中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倒是不意外,因为这个时辰,他若未去听讲,定然是在院中行乾元筑基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只是今日却非如此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李玄英竟在练剑!


        

应阐眉头微扬,迈步入了院中,寻了个不妨碍李玄英的位置,静观起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瞧着瞧着,渐觉诧异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武功高明,也学过剑法,能够瞧得出来,李玄英对剑的控制并不纯熟,剑招变化更是异想天开,有些招式甚至已违背了人体的动作之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是这样的剑法,却显露出了异常凌厉的剑势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与应阐以往的见知,显然相悖,却又隐隐,有些使他豁然顿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未久,李玄英剑势一收,单手倒持长剑站定,长长吐了口气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一睁眼,却见应阐立在不远之处,似正思索什么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师兄。”李玄英有些意外,又唤了两声:“师兄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啊。”应阐回过神来,应道:“玄英,早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师兄晨安。”李玄英一点头:“师兄方才在想什么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应阐略一沉吟,还是不由问道:“玄英方才练的,不是寻常剑术吧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李玄英一怔,才道:“正是,小弟使的《点星剑诀》,其实乃是飞剑之术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无怪如此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应阐恍然道:“难怪你的招式,如此天马行空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因为飞剑之术,本就无拘无束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正是。”李玄英道:“飞剑之术,已经脱离了招式的桎梏,而更重于‘势’,只要能够参透剑势,于剑势之中运转,各种招式自然信手拈来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说罢,他忽反问应阐:“师兄懂得剑术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应阐道:“凡俗剑术,倒是略懂一些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李玄英双眼微亮,竟反而请教道:“师兄可否教我?”



我以灵宝铸长生》是作者:星疏豹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,扣人心弦的佳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