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> 我的哥哥是高欢 > 第65章 人事即政治
夜间

我的哥哥是高欢

        

朝廷的诏令宣发,包括高欢将两个年岁最大的儿子主动送到青州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高羽麾下的人哪怕反应再慢也明白过来,该到动兵的时候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更何况他们都在天策府内任职,能不清楚境内府兵以及粮草的动向?


        

高羽跟尔朱荣走向对立,这是所有人的共识,无非就是高欢跳出来截胡让很多人都不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拥立之功谁不眼红?


        

眼下也算是给了一个交代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挟天子以令诸侯确实是很爽,但也有相当大的隐患,并非每一个帝王都能像汉献帝那样安分守己,更何况汉献帝已经算安分的人,不也整出了‘衣带诏’?


        

在高羽的记忆中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北魏末年的几个皇帝可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,都喜欢折腾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北魏再不济,不如大汉养士四百年那么夸张,也是延续上百年的王朝,世家、士族跟皇室之间的羁绊有多深,谁也拿不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高羽确实可以学尔朱荣那样,将东阳城的天策府打造成军事霸府,把皇帝安插到鲁郡、泰山郡之类的地方看起来,进行遥控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这样势必就会让自己麾下的人跟皇帝有了直接的联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看看尔朱荣对元子攸这般严防死守,依旧被策反了那么多人,差点身死皇宫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眼下让高欢将元修安排在清河郡,靠近齐州和济州算是一种比较合适的妥协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对高羽的官职的安排也是如此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天策上将是一个临时设立的虚职,但元修依旧保留,先帝元子攸给高羽的一切权力和官职他都认,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大将军、录尚书事,都督中外诸军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大将军不过是一个虚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真正值钱的是录尚书事和都督中外诸军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相当于高羽眼下就是全国军政一把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给这样的筹码,怎么说动高羽出兵?


        

也就是高羽点头愿意前去朝见新君后,元修才算正式登基,并且昭告天下,改年号永熙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眼下正是永熙元年(公元531年),正月初二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杨忠特意在天策府的门口等了片刻,直至看到杨愔后,才上前去主动打招呼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杨愔虽然年岁比他小,然杨愔可是高羽身旁的近臣,他妹妹还是高羽的妾室,杨愔还有外戚这层身份,真要算起来杨忠也勉强算是个外戚,靠着攀附弘农杨氏,进而从一名南朝俘虏,后来居上成功挤进高羽的核心圈子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遵彦,此番将军召集我等,可是要准备北上了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杨愔点点头,他左右看了一眼提醒道,“将军还会做其他的安排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其他安排?


        

难道是人事调动?


        

杨忠也不再多问,而是跟在其身侧一同走进天策府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今天天策府十分热闹,可谓是‘群贤毕至’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以崔劼为首的文官,以羊侃、木兰为首的武将皆在天策府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高羽拍拍手,便有美姬端来美酒、好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举杯共饮后,高羽这才脸上带着些许笑意,解释为什么要召集众人前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即将北上作战,届时将多路大军齐头并进,我欲设立开府将军一职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似崔劼等人早就知道了内部消息,高羽往往提出一个制度层面的建设都会跟他们进行商议、讨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高羽也依旧是借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宇文泰起初是设立了八个柱国大将军,除了他自己跟被当做吉祥物的宗室元欣外,另外六个柱国大将军都统兵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其实就是相当于将兵权分了出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高羽的威望比宇文泰更高,他不需要像宇文泰那样对下妥协来拉拢人心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因此他暂时不设立柱国大将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是只设立开府将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接下来的战事会越发激烈,给予武将们足够的自主权就是必然的结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杨忠这下明白过来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木兰、彭乐等人也都目光灼灼的看向高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此前府兵的调派都是由高羽亲自下令,如今高羽的行为就等于是分出一部分权力给到他们手中,让他们有了直接的统兵权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每名开府将军下设两名仪同将军,长史、司马……每个仪同将军下管三个折冲府……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既然是开府将军,高羽自然也按照‘开府’的标准,给他们配备一套完善的文官体系进行辅佐,不过相对应的,长史、主薄、录事参军这些文官职务将由天策府统一考核、指派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文官班子的人事任免权高羽依旧抓在手中,也算是一种对武将的变相制衡,类似监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人事即政治,适当的监管手段,也是对这些将军们的一种变相保护,也能让他们安心为自己效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仪同将军管三个折冲府,每个开府将军管两个仪同将军,换算过来就是每个开府将军能直接管辖六千士卒,每个折冲府下辖一千府兵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看着数量好像不多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这可是实打实六千名完全脱产,只负责军事训练的职业兵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年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有六千职业兵,说句不好听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说占据一州为王,占据两三个郡为王真不难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木兰、彭乐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高羽最先点的就是自己麾下资历最老,最为忠诚的二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其次便是山东汉人世家的代表,以及外戚头子羊侃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然后是杨忠,他也是外戚之一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尔朱兆其实也是预备人选,但他暂时还不适合被提上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在仪同将军的人选上,高羽则更多的是考虑综合,比如将兰钦编入到羊侃的麾下担任仪同将军,而并非是让他跟同样身为南朝俘虏的杨忠为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在南下夺取徐州立下功劳的权俊则被他编入到杨忠麾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木兰和彭乐这两人的队伍,则相对纯正一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毕竟这二人是高羽麾下为数不多的‘鲜卑’势力,他们的存在至关重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一轮分下去,还有大量的折冲府属于‘闲置’状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目前光是青州境内就设有三十个折冲府,南青州折冲府更是扩充到三十五个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也是高羽有意为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归根结底,自从来到山东之后,他并没有经历过真正意义上的惨烈决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需要通过不断的战争来让那些还没有显露出来的‘人杰’们,崭露头角!


        

而这些空着的位置,就是日后为了的‘人杰’,以及似贺拔允这种在关键时候前来投靠自己的人所预留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从天策府出来之后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杨忠特意等了杨愔一会,俩人共乘一辆马车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杨忠的内心有些激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得到开府大将军职务的这些人,那都是高羽的铁杆心腹,他能身居其中,就意味着在高羽的心中,他也是心腹之一!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将军对你许以厚望,此番北上作战,你当奋勇杀敌,不负将军所望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哈哈哈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杨忠大笑,“此事何须遵彦来提醒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将军待我的恩情如岱山般厚重,自当奋勇杀敌,以报将军厚恩!”



我的哥哥是高欢》是作者:叫兽爱吃小龙虾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,扣人心弦的佳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