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> 古代末世的文弱书生 > 第四十八章 来投奔您了!
夜间

古代末世的文弱书生

        

队伍扩大了,成分也复杂了,磨合还需要一点儿时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过,这些都不是难事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何大和于二他们以前就是县城街溜子,擅长搭话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虽然大家不是同一个县城的,但现在处于同一个队伍中,出门在外也算自己人了,聊起来很快就熟络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们发现,镖师们保护的这些零散的白芦县雇主,其实有一些并不是自己想北上,而是他们家里让他们出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有条件的,家族成员多的,都会想要分担风险,让家族血脉延续。一部分留在老家,一部分北上寻找新的生路,而不是全都呆在一个地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万一出事,那就灭族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何大他们将这些说给温故听,话语里带着羡慕,又似乎还有点儿自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不愧是大户人家啊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多少人连柴都烧不起,但是这些大户人家还有条件给家族后代寻找各种出路,跟他们这些苦逼街溜子、泥腿子完全不一样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温故目光扫过何大那群人脸上的神色,又看了眼附近的几个虎威镖局的镖师,说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其实你们祖上很可能也是大户人家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何大不信:“咋可能呢,我爷爷、太爷爷他们就是村里的,他们的日子比我还苦呢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但你们有姓。”温故说,“更久远的时代,村户人家可没有姓,也没有抗风险的能力,天灾人祸,一个不小心就能把他们全部带走。能活下来的,大多数就是你们口中的‘大户人家’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何大等人:呃?


        

温故继续道:“树大分枝,或者遇到天灾人祸的时候,他们也给族人安排了不同的后路。再接着,就看各人的运气和本事了,有人发达,有人落魄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何大傻了似的:“所以……我祖上阔过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相比起何大的不自信,于二就要肯定多了:“我家祖上出过将军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小时候只是听老一辈说过类似的话,但不怎么信。现在听温故这解释,好特么有道理啊!我祖上一定出过将军!


        

而何大心情复杂,一旦接受这个设定,想法就多了,思绪不断往上飘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说不定几百年前我祖上就是大官呢?


        

我本来有机会成为富家公子的!


        

唉,可惜有人不争气啊!


        

果然,振兴家族还是得靠我和我弟!


        

何大去找小弟聊一聊“我那迷人的老祖宗”,于二则和于铁匠共同回忆自家祖上究竟出过几个将军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偷听到这边谈话的几名镖师,也去找其他人聊一聊“我祖上说不定也当过将军”,咱这强壮的体格,一般人可长不出来,肯定是我那强大的老祖宗传下来的!


        

青一道长冷眼瞧了会儿,问温故:“挺能扯啊,你不担心把他们说得心高气傲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温故回道:“有点儿心气,总比麻木不仁自轻自贱的好。如今这世道太压抑,没点儿心气熬不下去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不仅要活着,还要有拼劲!


        

接受新设定的何大他们,再去找人聊天的时候,腰杆都直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跟镖局雇主们搭话的时候,可以理直气壮的讲:我祖上也阔过!


        

自己的身份抬起来,就不觉得低人一等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我祖上也阔过,说不定比你们还阔呢!


        

温故看着队伍低迷的气氛又高昂起来,满意地点点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队伍北上路线,是温故找镖局的人收集信息汇总之后,才定下来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虽然人数增加,但赶路的速度并没有放慢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离开白芦县又走了四天,若是放在疆域地图上,他们已经从南到了北,初步踏入北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温故在记录地图的笔记本上标注信息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比如南方的那些大户们,主要去到北地哪几个州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信息未必准确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还是要逮个队伍细细打听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温故合上笔记本,视线穿过马车的窗口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遮挡光线的布帘卷起,往外看,能看到平坦的地势,和远处的天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看着天空的云层,温故问一旁的道长:“会看天象吗?我总感觉不太对劲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青一道长面无表情:“尚待观察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语气平淡,只是脸上比往日多了几分严肃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温故让周县尉通知大家,中午的休息时间减少,加快赶路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越往北,遇到北迁队伍的几率越大,这几天他们确实见到过一些别的队伍,但离着距离,双方都有防备,没有去交流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还看到过一支十来人的快骑匆匆而过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温故猜测这些人可能就是传送重要消息的信差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日,他们中途歇息,遇到了南边来的某个大商行的队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如今的世态之下,这些大商队其实跟镖局差不多。他们会把一个地方的货物运到另一个地方去,有的是物资,有的是帮忙携带信件,还有的护送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支商队或许三者皆有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虽然世态危急,但,是否出动,在于能得到多大利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只要利益足够动人心,他们就敢冒险!


        

护卫们的装备不一,有穿轻甲的,有穿皮甲的,还有的穿着极具地方特色的藤甲。总人数也有百人左右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领头的人,视线在这边镖局众人身上扫过,看了看林镖头手中握着的那把马槊,随后又在周县尉身上稍作停留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武器类型材质,身材仪态气质,能让他在第一眼的时候做身份判断,琢磨着这支队伍背后究竟是什么人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食物、药材、装备都紧缺的世道,在外遇见带着大量物资的人,有想法是肯定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双方都有同样心思,都仔细打量对面,得出一个结论——


        

不好惹,干不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如果爆发冲突,肯定是两败俱伤


        

思量清楚之后,原本剑拔弩张、一触即发的气氛,很快转为了互不干扰的防备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在商队首领把这支队伍的背景归为武官的时候,对面队伍靠前的一辆马车,走下来一个书生,表示想要与他闲谈片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温故在周县尉和铁头的保护之下,那边也带了两名护卫,走到中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商队首领打量着温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可不会因为温故这身并不华贵的粗布衣裳就轻视,更不会因对方温和的面色而认为这是个好人!


        

警惕之中,温故先礼貌寒暄,又拿出了一包盐——粗盐里面掺了些细盐,档次高了些。太劣质了商队也瞧不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温故倒不是图对方的人,他现在急着摸清北方的地形和局势,获取更多信息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别看这商队是从南边过来的,距离隔得远,但消息或许比温故他们要灵通得多!


        

瞧着还都是老手,对北地可能会更了解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商队首领没拒绝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既然双方战力相当,打不起来,成不了敌人多交个朋友也好。盐倒是其次,能在乱世跑商,都是有足够家底的,他们不至于看重这点东西。但也确实增加了些许好感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商队首领跟温故说了说这里的地形,有哪些县城。他们以前跑商走过这边的路线,至于更多的,就不会说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队伍的行走路线,大家的身份背景,都是不会透露给外人的,以防被坑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不过快结束谈话的时候,那首领看着镖局那帮镖师,似是随意问温故:“你们这是要去投靠哪一阀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阀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温故念着这个字,眸光闪动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世族门阀的阀?


        

朝对方行了一礼,又让周县尉递上一包盐,温故面上带着困惑:“此前居所偏僻……敢问这北地有几阀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商队首领接了盐,但继续聊天的兴致淡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嗤,小地方来的!


        

他随口道:“北地六大阀,董赵祁任杜姜,你们这是要去投奔谁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此行想要前往歆[xīn]州,投奔亲戚。”温故说。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哦,歆州啊,挺远的,赵阀的地盘。”商队首领道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镖局的队伍,马车里面,梁夫人看着那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离着一段距离,那边的声音也不大,他们在这里听得模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一位负责跑腿传消息的镖师过来,把那边的谈话转述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梁夫人面露惊容。


        

马车里另一名年轻妇人,是林镖头之妻,她问道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大嫂,这话有什么问题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守在外面的林镖头这时候也靠近马车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们因出身限制,确实缺乏一些敏感性,但这些年锻炼出来的直觉让他知道,刚才那些话里面,确实有非常重要信息!


        

他也低声问:“大嫂?”


        

“门阀啊……”


        

梁夫人收着声音,但能让马车旁边的林镖头和几位护卫听清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她给镖局的众人解释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很久以前,世族门阀是可以抗衡皇权的!


        

后来,朝代更迭,随着兵权收拢,科举取士,皇权加强,世家门阀早就衰落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但是!


        

如今邪疫肆虐,皇都沦陷,朝政崩散,科举停止……


        

听那商队首领的意思,门阀再起了!


        

当王朝无法集权,地方必定会分权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这样的乱世,如今能被南方大户们称为“阀”,就代表着——


        

那些地方重要的军事指挥权已经与皇室没多少关系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在其门阀势力范围内,这个家族姓氏之人,生来就有特殊的政治权利!


        

虽说未必会回到数百年前的那般势态,但,这种垄断性的特权,也代表着这些家族无法遮掩的野心!


        

林镖头他们懂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用他们的话来说,就是土皇帝!


        

那边,听到商队首领的回答后,温故抬起头时面露惊喜:


        

“我家的亲戚也姓赵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何大他们,还有镖局的镖师和雇主们,都看过来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然而那商人扯了扯脸皮,哼的一声:“真巧,我也姓赵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

一看就是想攀关系的,姓赵的多得去了!轮得到你家吗?!


        

温故说:“都在那一片地方,往上数,说不定几百年前是一家呢!”


        

商人本要嘲讽:谁跟你是一家,可别往自己脸上贴金了!


        

但转而一想,也是,关乎生存,别说往脸上贴金,贴铜装金都要贴!


        

真要有那样的亲戚,只要攀得上就去攀!那是能救命的!


        

那商队首领赞同地点头,然后带队离开。不是往赵阀的方向,他们商行的东家有更好选择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温故看着商队远去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可惜这位并不知道赵阀的首脑叫什么名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也不知道是不是他亲爱的姨父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想着刚才打听到的消息,温故忍不住吸了吸气。


        

特么的这群封建时代的精英真强啊!


        

遮都不遮了!


        

也对,如今这个世道,遮遮掩掩干啥呢?


        

为了生存,也为了野心,当然是摆明兵马抢夺生机!


        

虽然一时解决不了邪疫的难题,但能做的事情还是很多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

世家果然底蕴深厚,最先露出了獠牙和利爪,抵御邪物的同时,又为家族谋求更长远的发展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兵贵神速!


        

这种时候极其适用!


        

论底蕴,论应对危机的能力,皇室都未必比得上某些世家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当遇到生存威胁和巨大机遇的时候,有底蕴的世家会爆发出怎样的力量?


        

可不能小看世家豪族在极端环境下,迅速串联大小势力的能力!


        

行事果决,应对得当,才能在保全自身的同时,发展势力,实现权利垄断!


        

动乱的最初,其他地方还没有任何异常的时候,消息灵通的他们,可能就已经行动起来了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受邪疫影响稍晚的区域,经历了一年的乱世,但是这些消息灵通的世家大族,或许已经有了近两年的发展!


        

时间远胜金钱!


        

近两年时间,足够他们发展成什么样?


        

这样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的邪疫乱世,对于这些底蕴深厚的人是有利的,足够筛掉各方冒头的杂鱼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别的地方十不存一,但如果守着一片地界,保住那里的人,不说存活一半,存活十之三四,那就是多出数以万计的人力!


        

只要在最初的这一两年里做好防御,保住更多有生力量,就已经走在前列。


        

在某些人守着个县城沾沾自喜的时候,各方巨头已经吸纳不断往北输送而来的新鲜血液,朝霸主地位发展,成为南地大户们口中的“阀”!


        

温故这一路坑蒙拐……咳,收拢人才,每个地方抠一点人出来,容易吗?!


        

到现在也才百人级别。


        

而在北地,面对已经发展近两年,汇集南北大户,拢集生存资源的北方世族豪强,他得耗费多少心力去抢占生存空间?


        

想着记忆中他爹夸赞姨夫的那些话。


        

温故心中祈祷:


        

姨父啊,你们如果还活着,最好已经抓住了这一两年的黄金时间!


        

以及,赵阀的赵,是不是您那个赵?


        

如真是,您那温文尔雅、博学多才、风度翩翩、清正脱俗的外甥儿,来投奔您了!



古代末世的文弱书生》是作者:陈词懒调倾才力献的一部情节荡气回肠,扣人心弦的佳作